測繪技術服務在地理國情監測中的成果應用
2018 年初夏時節,赤水河畔,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技術服務中心的一架白色DB-2 測繪無人機劃破長空。數小時后,一張赤水河畔某林場松樹松材線蟲疫情專題圖就放在了四川、貴州兩省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總站領導案頭,受災松樹分布及災害規模一覽無余。這是該中心自2016 年以來第六次和四川森防總站合作,也是第三次跨省開展地理國情信息服務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
地理國情監測是了解國情、把握國勢、制定國策的重要基礎,也是測繪地信工作服務國家改革發展大局的主攻方向,更是測繪地信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突破口。近年來,四川局測繪技術服務中心立足測繪保障優勢,不斷深化地理國情監測成果應用,在礦山生態建設、森林有害生物聯防聯治、自然保護區遙感監測、重要危險源風險防范、防災減災、社會管理等方面,廣泛聯合國土資源、林業、安監、公安等部門,積極服務全省重大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民生保障、國家安全等領域,為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提供了有力的科學支撐。
定期監測 服務礦山治理
礦山安全治理是四川局測繪技術服務中心拓展地理國情監測應用服務、開展專題生態監測的成功嘗試,這為定制各類社會自然資源的健康檔案提供了參照范本。
尾礦庫是礦山重大危險源和環境污染源,作為以礦產資源為支撐的資源型城市,攀枝花市擁有較多尾礦庫,且部分尾礦庫布局不合理,威脅下游居民區、重要工農業設施安全。四川局測繪技術服務中心聯合四川省安全科學研究院,利用測繪新技術,對攀枝花全市尾礦庫的規模、布局、生態狀況等進行了全面監測。此外,還通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對攀枝花市最大的尾礦庫萬年溝尾礦庫進行了健康體檢,建立了尾礦庫數字健康檔案,通過對比分析,發現變化分異規律,診斷尾礦庫的健康狀況。
以多期數字健康檔案數據為基礎,該中心對尾礦庫周邊的生態環境進行了深度會診,分析了尾礦庫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和潛在環境風險及風險發展趨勢。通過分析得出,十年間,攀枝花市尾礦庫建設發展未以大規模犧牲自然生態為代價,大部分尾礦庫周邊生態環境屬于“ 良”的狀態,萬年溝尾礦庫下游敏感對象較少,環境風險處于較低水平,且有下降趨勢。尾礦庫“ 會診結果”為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摸清尾礦庫運行狀況、開展尾礦庫生態恢復治理、管理非煤礦山重大危險源安全生產等提供了科學的信息支撐。
遙感督查 守護綠水青山
四川擁有全國第二大林區,自2004 年首次發現松樹“癌癥”松材線蟲病以來,疫情蔓延嚴重。為對松材線蟲病爆發進行及時發現,四川局測繪技術服務中心積極與林業部門協同合作,一方面明確松材線蟲病疫情監測需求,另一方面利用低空無人機遙感獲取優勢,探索出一條疫情區域普查、外業核查、防治復查、總體督查的“四查”松材線蟲疫情的地理國情監測技術體系。
通過對赤水河流域、四川盆地東南地區、渠江上游、秦巴山區等松材線蟲病疫情嚴重區域進行監測,該中心獲取了這些區域松樹林的健康狀況數據,診斷區域松材線蟲病情,以便林業部門開展有害生物防治。該體系還得到了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的高度稱贊,認為其改善了傳統疫情監測方式,實現了病死木的快速定位、疫情數據的快速統計和更新、外業的精準定位,為林業有害生物疫情防治提供了精確的數據支撐。
2017 年7 月,環境保護部印發了《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遙感監測及核查處理辦法( 試行)》,明確指出要用遙感監測手段開展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遙感監測。四川局測繪技術服務中心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要求,聯合巴中市環保部門,在光霧山自然保護區利用遙感天眼,通過摸清自然資源本底、排查疑似違法違規人類活動、核查違法違規人類活動和復查問題整改狀況的“ 一摸三查”,核查了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中255 處空間地理位置以及人類活動類型、規模、利用類型變化等信息,及時發現并處理違法違規行為,為政府部門開展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督察提供了準確的參考依據。
精準測繪 護航社會和諧
四川是全國第二大藏族聚居區,康巴藏區的治理與發展一直是地理國情監測深化應用的重要領域。“ 十二五”以來,四川局測繪技術服務中心與四川省公安廳、國安廳等部門多次合作,綜合利用無人機航空攝影、地理信息數據挖掘等技術,深入統計分析了康巴藏區的資源、生態、經濟、社會等要素的地理空間分布,并對康巴藏區重點地區的城鎮建設、寺廟改擴建、基礎設施修建等開展了專題監測和綜合統計分析,為政府開展藏區社會治理、完善寺廟基礎設施、保障公共安全、優化功能布局提供了決策支持。
2017 年12 月5 日,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專程為四川局測繪技術服務中心送上感謝信和“ 警民齊心情同魚水 精準測繪助力安保”的錦旗,感謝該中心為首屆成都國際馬拉松賽提供的《安保指揮圖》《重點要素分布管控圖》等50 余幅指引性圖件,為該局科學制定安保措施、順利推進安保工作以及圓滿完成安保任務作出了重要貢獻。
此外,中心不斷加強測繪保障能力建設,近年來與公安等部門在重點區域無人機數據獲取、警用地理信息數據和成果深度應用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并取得階段性成果,為社會治理、平安四川建設、突發事件處置等工作提供了及時、可靠的測繪保障。
測繪地理信息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撐者、服務者和監督者。“十三五”以來四川局測繪技術服務中心立足本職,發揮優勢,以“按需監測,協同服務”為工作導向,注重“以備應戰,以戰促備”,積極發揮地理國情監測在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加快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重要作用,多次與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水利廳、氣象局、地震局、減災中心、成都市環保局、四川省資源研究院等政府部門開展地理國情監測應用服務合作,在防災減災、風險防范、備災監測、災備儲備等業務工作中探索地理國情監測新需求,并以需求為導向,基于四川省備災地理信息資源,利用多時間序列的地理信息資源開展常態化的地理國情監測服務,為保護四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更多相關
中緯ZG20RTK主板定制,體驗更新
中緯ZG20RTK主板定制,體驗更新 當前國家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各工程及測繪技術人員對測量儀器如GPS-RTK的各方面要求也越來越高,產品既要精度高,又要穩定性好、還要抗干擾性強,因此GPS-...
GPS簡介:GPS定位原理、GPS測量的特點、GNSS-RTK使用流程
GPS全稱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軟件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軟件,其英文全稱為GlobalNavingatioSatelliteSystem,GNSS。GPS/GNSS是伴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而建立起來的...
CORS基準站建設的方式、步驟、注意事項等知識大科普
如今,越來越多國家、地區、城市已經建設或準備建設自己的CORS系統。 全球范圍連續運行參考站(CORS站點分布) CORS,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參考站連續采集高質量的GNSS原始觀測數據為各行業移...
徠卡TS16全站儀 測量特點及行業應用
徠卡全站儀,總部位于瑞士Heerbrugg,擁有200余年歷史。是全球空間信息技術與解決方案的領導者,以其廣泛的產品系列和不斷創新而在全球享有盛譽,帶動并引領空間測量領域的發展和進步。徠卡測量系統在兩...
徠卡LS10電子水準儀加密測量程序
沉降監測是高鐵建設、建筑施工等場景的重要環節,然而由于監測周期長,一些監測作業組為了減少監測時間會對LS測量的數據進行篡改或仿冒,給后續建設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 徠卡測量系統產品應用定制部經...
港珠澳大橋順利開通,是測繪工作者的驕傲!
10月23日上午9時,超級跨海工程、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歷經14年籌建,正式宣布開通。它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里,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
北斗+AI道路智能巡檢系統的全面解析
北斗+AI道路智能巡檢系統的全面解析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的飛速發展,傳統基于人工檢測路面病害的方法存在著標準化缺失、成本高、精確度低、危險性高等問題。千尋位置AI道路智能巡檢解決方案,基于北斗高精度定...
打造測繪發展新引擎 測繪科技成果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緊緊圍繞改革創新發展大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發展理念,把科技創新擺在事業發展的全局高度,團結帶領全國廣大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工作者同心戮力,砥礪前行,測繪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