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智能測繪設備進入測繪新時代
近日,由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指導、江蘇速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速度中國)主辦的2018速度中國“智繪+”峰會在南京隆重召開。峰會發布了其土地調查數據庫管理平臺等重要解決方案,還加入了“激光點云智慧潛能挖掘及應用”技術高端論壇,共同探討前沿技術趨勢。
峰會邀請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空間信息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家耀,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秘書長王增寧,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原總工程師胥燕嬰等行業專家大咖。江蘇省國土廳副巡視員、江蘇省測繪學會理事長史照良出席會議并發表了精彩致辭,速度中國董事長徐忠建、速度中國總裁朱必亮也出席了會議。會議同時吸引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民政、國土行政單位領導,民政國土企事業單位領導,以及金融機構、科研院校等單位領導。共有逾300名與會者出席了會議,規模空前。
如今聽到“大數據、云計算”這些詞你一定不會陌生。過去人們擔心衣食住行,而今卻擔心“我的工作是否會被AI取代”。毋庸置疑,科技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影響人們的生活。地理信息行業同樣在此列,從前人們眼中的測繪地理信息,正在從地圖產品或“測繪儀器”,邁向各種“高大上”和“黑科技”。
測繪方式的今夕對比
科技的迭代也使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十年一遇”的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項目已于2017年10月正式啟動。根據媒體報道,三調總預算約為130億元,將調查全國城鄉范圍內的每塊土地的利用現狀和權屬狀況并將持續1年半。根據2017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報告估算,這一預算超過了2017年整個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總產值的2.5%,又因其核心環節大都需要測繪地理信息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因此這對于地信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塊“大蛋糕”。
因此地信企業必須全副武裝。在此前兩次的全國土地調查中,因涉及眾多地形復雜的區縣,傳統的數據收集手段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些數據管理過程中也存在著上傳下載、轉換困難等問題,而且數據難以及時共享導致數據無法“物盡其用”。這些問題在三調中都亟待解決。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速度中國在2018年選擇定位“智繪”,用激光雷達+移動測量的方式豐富了數據采集來源,用大數據的手段管理據庫,用云平臺的方式搭建數據分享和分析平臺。這些既將直接應用于三調中,也無疑是地信企業利用新技術進行轉型的一次大膽嘗試。
因此在峰會上,重點發布了速度全國土地調查數據庫管理平臺、速度地名地址大數據平臺、“速度云”高精度三維激光掃描車載系統。王家耀院士發布了“基于輕便移動測量裝備的地籍測量關鍵技術研究”的科技成果評價,同時速度中國還與山東科技大學簽約共建激光點云應用聯合實驗室,并和青島秀山移動測量有限公司、山東科技大學一道為“速度云”高精度點云大數據中心揭牌。
民政辦事更智慧,小哥送餐更快捷
“在2017年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發布的《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與云平臺建設技術大綱》中,我數了一下,共提及了6次地名地址的相關工作。” 速度中國特聘專家蔣文明博士在發布速度地名地址大數據平臺時介紹道。他認為,地名地址是民政應用、智慧城市建設、國土等領域項目中重要的基礎設施。無論是民政部門的公務員,還是外賣小哥,都需要以此為入口開展工作。但民政部門對地名地址需求偏向一致性和精確性,而移動互聯網用戶對地名地址需求偏向于可用性,這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速度中國利用機器學習等技術,利用聚類、整合、融合等方式有效地權衡兩方需求,為民政、公安、物流、移動互聯網等領域做出更多的貢獻。
國土三調預算不升反降,四大挑戰搭技術壁壘
速度中國副總裁、總工程師徐云和在發布速度全國土地調查數據庫管理平臺時透露,于2017年開展的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預算相較于二調不升反降。這對于各級國土部門和測繪地理信息企業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徐云和認為,過去二調作業主要通過外業紙質進行,而后進行內業矢量轉化。三調則變為平板移動端、內外業一體化進行,影像精度和土地分類細致程度相比于10年前,也將得到大幅度提升。最終三調成果將用于自然資源統一確權、不動產登記等領域。在眾多挑戰下,三調的時間反倒比二調時間短,僅為一年半。總結而言,三調有新技術、高精度、范圍廣、時間短四大挑戰。
面對四大挑戰,速度中國在實踐中研發了由6大系統構成的速度全國土地調查數據庫管理軟件平臺,具備坐標轉化、一鍵導入、線物圖斑化、外業數據核查、大數據共享五大功能。軟件平臺在實踐過程中徹底優化了土地調查的流程,作業高效、快速,操作簡單,面積等數據測算十分精準,并且可實現內外業一體化。這在根本上解決了三調面臨的挑戰和痛點。
速度全國土地調查數據庫管理平臺的六大系統
百萬級黑科技摩托,科技顛覆作業流程
我國幅員遼闊,過去土地調查中限于地形等復雜因素導致測量成果精度不一。在預算降低、時間縮短、范圍增大的前提下,技術改良勢在必行。因此速度中國結合激光雷達技術,發布了百萬級的“速度云”高精度三維激光車載系統作為新的采集設備。
車載掃描系統通過高精度全景相機、高精度激光掃描儀、高精度定位定姿慣導系統、集成系統和電源系統協同合作,讓作業員可以“在鄉間的小路上哼著小曲就把數據采集完成了。”速度中國副總裁李俊介紹道。
雖然這樣的一架設備造價不菲,但它能夠帶來的收益也讓人瞠目。李俊介紹,這樣的高精度三維激光車載系統可以使外業作業成果精度優于0.05m、成本節省60%、外業效率提高10倍、綜合效率提高4倍;還可以收集360°的全景照片。這樣的設備不僅大幅度提升了作業效率,更是開啟了全新測繪時代的篇章。
成果評價發布:具有該領域國際領先水平
峰會下午還舉辦了激光點云智慧潛能挖掘及應用高端論壇。?江蘇省國土廳副巡視員,江蘇省測繪學會理事長史照良發表致辭。他回顧了近年來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對速度中國為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做出的貢獻表示贊賞。他認為,激光點云已經從過去的“高大上”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激光點云技術正在逐漸應用于測繪、國土、文物考古等各個方面。因此他倡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激光點云技術,同時希望速度中國抓住該發展契機,走上一個新臺階。
速度中國在激光點云領域的成果頗豐。峰會舉辦當日,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組織專家在南京召開了江蘇速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秀山移動測量有限公司聯合完成的“基于輕便移動測量裝備的地籍測量關鍵技術研究”科技成果評價會。在峰會現場,王家耀院士在峰會的激光點云智慧潛能挖掘及用高端論壇上代表該科技成果評價委員會宣布,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技術體系在地籍測量中具有創新性,實現了地籍測量作業模式的轉變,提高了整體工作效率,精度滿足國家地籍測量相關規范要求,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廣價值,成果整體居于該領域國際領先水平。這代表速度中國該項技術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
王家耀院士
迎著“春風”走,把數據大真正變為大數據
峰會上速度中國還與青島秀山移動測量有限公司公司、山東科技大學一道為“速度云”高精度點云大數據中心揭牌,同時與山東科技大學簽約共建激光點云應用聯合實驗室。
速度中國總裁朱必亮介紹,速度中國希望構建的“云”概念有兩層意思,一是云計算,二是點云數據應用,因此高精度點云大數據中心應運而生。他表示,如今的科技界可謂“風起云涌”,AI技術的沖擊、無人駕駛對未來世界的改變等都對測繪地理信息行業造成諸多挑戰,面對這種力量唯一的選擇就是迎風而上。大數據技術正是這樣的“春風”之一。
高精度點云大數據中心的第一核心任務就是智能化數據處理。目前中心通過智能化可以處理30%左右的數據,未來智能化處理程序也許會達到70%,而引入AI技術后,提升空間將突破想象。第二個核心任務是數據共享,測繪地理信息行業也需要注入互聯網思維,未來大數據中心平臺將會搭建“數據超市”,拉近數據與整個行業的距離,讓冗余數據“變廢為寶”。第三個核心任務是企業聯盟,進行“分布式”數據處理,利用過剩產能實現互利共贏。除此之外,激光點云的應用也是點云數據處理的一個重要下游環節。因此速度中國還和山東科技大學簽約共建激光點云應用聯合實驗室,希望更加直接、迅速地找到撬動數據價值的支點。
經過了一天的交流與探討,速度中國結合新技術,從數據采集、管理再到分享的全方位創新無疑得到了與會者的認可。更為可貴的是,除了正在開展的三調以外,這些創新成果也將被應用于越來越多的行業項目之中。技術在積累中創新,在創新中積累。最終在應用中實現爆發,這正是“智繪+”的價值所在。
峰會指導單位還有江蘇省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峰會由山東科技大學和青島秀山移動測量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由南京龍測測繪技術有限公司和南京實景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智繪星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協辦。
更多相關
測繪技術在服務海洋經濟中揚帆啟航
河北是北方重要的沿海省份,海岸線長487公里。近年來,隨著環渤海地區加速崛起,京津冀協同發展穩步推進,河北省沿海地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海洋經濟發展揚帆啟航,蓬勃發展。 經濟建設,測繪先...
科力達新版KTS-442U全站儀一鍵測量,U盤藍牙體驗大升級!
久等了,朋友們 科力達KTS-442全站儀全新升級 新版KTS-442U全站儀 它在整體配置、使用體驗和外觀工藝上 會給我們帶來多少驚喜? 有請KTS-442U全站儀登場! 暢享新能,...
其域靈光L2 Pro:突破維度界限 開啟測繪新時代
突破維度界限:其域靈光L2Pro三維激光掃描儀開啟測繪新時代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人類認知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其域科技最新推出的靈光L2Pro三維激光掃...
一套RTK的價格就能搞無人機航測?礦區土方計算中的真實案例
揚塵、危巖還有浮石,是年后以來賈銘眼前的唯一景色。 這里是烏達礦區,位于一座在荒漠戈壁上建立起來的城市——內蒙古烏海市。 置身于該礦區的二采區,賈銘需要在施工人員返工前,抓緊時間將土石方工程量...
中緯Zenith15 Pro GPS機在靜態測量中的應用
應用背景 RTK靜態測量廣泛應用于道路橋梁測量中控制網的布設、加密等重要工作。如何在完成動態測量的同時滿足靜態測量的需求,并保證其精度一直是測量工作者關心的重要問題。這次大英項目的前期勘探工作是...
天津大學海洋學院與天津海事測繪中心建立測繪活動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海事測繪中心黨委與天津大學海洋學院黨總支雙方為了進一步推動海洋強國戰略與測繪技術發展的有機融合,探索堅持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開展了首次支部結對共建活動。 ...
RTK測量我們用網絡/cors還是用電臺?要根據實際情況
我們使用RTK系統的時候,基站和移動站差分信號的傳輸最基本的就是利用電臺和網絡/cors這兩種模式,這兩種模式我們應該如何選用,首先我們來看看它們的優缺點 ①:電臺模式 優點 1、無線電傳輸...
首次利用無人機攝影測量揭示海冰表面精細結構
《遙感》封面:“極鷹III號”拍攝的海冰影像 參加中國第33次南極考察的科研人員進行冰面無人機作業。(張寶鋼攝) 海冰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因子,但目前對于大范圍海冰表面形態的精細刻畫仍存在諸多困難...